联系方式

地址:东华门大街一号(孔府内)
电话:0537-4712183
传真:0537-4412757
邮箱:qfwwsd@163.com
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文物鉴赏文物鉴赏
庐山大林寺住持的念珠
来源:中国文物信息网  时间:2016-03-08  点击数:

 

QQ截图20160308175357.png

庐山博物馆藏有一串原庐山大林寺住持的念珠。该念珠上饰有象牙佛头1颗,水晶腰珠1颗,水晶隔珠4颗,紫檀木珠108颗,总长146厘米,重165克。每18颗木珠间以佛头、腰珠或隔珠相间隔,按六等份排列,用细线绳连成一串。象牙佛头呈牙黄色,其内镶嵌一款绝妙微雕: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,白象前有一条盘蛇,右上有篆体“普贤菩萨”四字,左上有一“巳”字,远处为山水背景;水晶腰珠和隔珠晶莹剔透,简单明快,典雅别致;紫檀木珠呈褐墨色,圆球形状,粒粒均匀,光洁晶莹,温润细腻,寓圆满、完美无缺之意。整串念珠存放于枣红色木制方盒中,盒盖面上嵌有贝壳制作的花鸟图,色泽明亮,飞鸟立于花草丛中,异常生动。

此念珠来源于庐山大林寺,即闻名于世的花径大林寺。白居易在唐元和十年(815年)被贬江洲,来到此处,写下了非常著名的《咏大林寺桃花》一诗: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”名诗传千古,白居易咏诗的花径犹在,而大林寺今已再难寻觅,成为历史的回忆。从历代有关大林寺诗文记载来看,大林寺位于庐山大林峰上,故称大林寺,当年规模较大,与西林寺、东林寺并称庐山“三大名寺”。大林寺始建于东晋,由高僧昙诜于太元十六年(391)创建,至宋代由盛转衰,明代屡经修复。到了清初,大林寺遭遇火灾,康熙、雍正年间,大林寺仅存数间破屋,孤僧主持。追溯庐山大林寺念珠使用年代,应为清初大林寺方丈所用之物。日军入侵庐山后,大林寺日渐衰落。1961年,因兴修水利动工开挖如琴湖,寺宇拆除,淹没湖中。而大林寺念珠则一直得以流传,经历了清初以后几代大林寺主持,包括近代著名佛教大师太虚法师。建国后,由庐山管理局交由庐山博物馆前身庐山文物陈列室收藏,至今保存完好。

佛教中念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,持用念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、帮助修行、消除妄念,待日久功深,便能增加智慧,利己护人,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。而念珠如同佛教一样传自印度,印度人自古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,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。我国有关念珠的记载是《续高僧传》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,教人们持念佛法僧三宝名号,用以消除烦恼和报障。由于念珠通常由主珠、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,主珠代表佛,亦即“三通”或“佛头”;穿绳代表法,用以将不同数目的珠子归结于一处;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僧;佛、法、僧三宝可以包含在一串念珠之中。一串念珠虽数目不同,但一般为108颗,代表除灭人的108种烦恼。

念珠中主珠即佛头,在念珠中是表示弥陀的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,通常只有一颗,古时多在内部绘有佛像,采用凸透镜的原理,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。此念珠涵意丰富,工艺精湛,象牙佛头直径仅1.2厘米,除穿绳2孔外,另有大小三孔,解决了透光及内嵌凸透镜,通过凸透镜对光可看见佛头内微型雕刻的普贤菩萨神态安详,白象栩栩如生,盘蛇逼真生动,“普贤菩萨”,“巳”字体清晰,山水背景衬托画面,其雕刻浸透着工艺师的心血,不用心力,不会如此精湛,奇妙无穷,叹为观止。其含义更为独到,意即寻求佛祖普施的吉利,警惕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“六尘”的污染,特别不能有“心不足而蛇吞象”的那种妄想和妄为,以求来生在天、人、恶神、地狱、恶鬼、畜生“六道”中得道升天国甚至不受生死轮回的羁绊。“巳”原意为第六,除上述“六尘”“六道”等含义外,还含有地支、属相中的第六,即“巳蛇”,在午时巳时(九点至十一点)为最好的瑞祥时刻等意思。

如今,念珠已不单纯作为一种宗教修持的法器,还成为了人们时尚追求的一种装饰品。而庐山博物馆藏大林寺念珠已不再是助于修行的法器,而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品,成为了国家珍贵文物。8

 

(中国文物报2016年3月8日第8版)

编辑高游


地址:曲阜市文物商店 曲阜市东华门大街一号(孔府内)
电话:0537-4712183 传真:0537-4412757
邮箱:qfwwsd@163.com 备案:鲁ICP备16008201号-1 www.qfswwsd.com